服務熱線:0771-4912351
問題重重
這些飯店被“摘星
根據文旅部門披露信息,5家被“摘星”飯店分別為天津燕園國際大酒店(原喜來登大酒店)、天津濱海假日酒店、上海裕景大飯店、重慶希爾頓酒店、重慶典雅戴斯國際大酒店;另還有分別位于遼寧、重慶、上海、天津、河南的多家酒店被限期12個月整改。
天津濱海假日酒店
據文化和旅游部消息,此次被處理五星級飯店存在的主要問題有:一是消防器材老舊失效,消防通道無法正常使用,安保、泳池安全員等不到位。二是衛生問題突出。消毒間配備不到位,公共區域、客房、餐廳衛生管理不達標。三是部分設施設備因維修保養不力無法正常使用,標識系統老化。四是員工服務意識淡薄、服務技能不足,不能嚴格按照標準要求提供相應服務。
重慶希爾頓酒店
根據調查發現,被“摘星”的重慶典雅戴斯國際大酒店就存在無禮賓服務、客房空氣質量差、后臺區域維護缺失破損嚴重、衛生管理癱瘓、設施設備陳舊等問題。重慶希爾頓酒店也因必備服務項目缺失、衛生消防不達標存在重大安全隱患、服務不規范等問題被“摘
上海裕景大飯店
上海市旅游飯店星級評定委員會主任黃鐵民告訴記者,上海1家被“摘星”、5家須限期整改酒店的問題也都集中在安全生產管理、衛生操作規范、一線員工服務規范和必備項目缺失等方面。
天津燕園國際大酒店(原喜來登大酒店)
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,該部今年1月至7月已分三輪對十個重點省份的部分五星級飯店進行了暗訪檢查,已對20家五星級飯店做出取消星級的處理
住酒店,這些消防知識你必學!
關鍵時候能保命!
據了解,進了客房,半數以上的客人不會注意門后的“逃生路線圖”。
它一般是一張印有本樓層平面示意的圖紙,本房間的位置和房號清晰地做出標志,同時有一個箭頭(通常是紅色)自房間的位置沿走廊指向最近的疏散部位——高層酒店建筑中通常不走的疏散用的樓梯間。
逃生路線圖是客房設計之中必備的,它不起眼,只在關鍵時刻起作用,在發生火災等意外事件的時候,熟悉它的人會比較容易并且迅速地找到出路。緊急時刻,人們往往不冷靜,更不會也來不及看圖,內部空間簡單的情況下還容易找到樓梯,否則會很被動。
留意門上、墻下綠色指示牌:還有一樣裝置能夠在關鍵時刻幫助你,它是一些綠色長方形、畫著人奔跑形態的指示牌。
在火災發生時,為了避免更大的意外,正常的照明用電會被切斷,這些寫有應急照明的綠牌子會顯得異常明亮。按照它們的引導,都能以最便捷的路線找到出口。公共部分的大房間里,這個牌子通常在門的上方,表明從這里出去;到了走廊里,它通常在墻的下方,因為發生火災時,有毒氣體在上方,你應該俯身或匍匐前進,指示牌位于距地面幾十厘米的高度剛好方便看到。
疏散門的開啟方向有講究:符合規范要求的酒店建筑,房間門距離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都會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比如高層酒店建筑(高度超過24米),房間門到最近樓梯間的最大距離是30米(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)和15米(位于袋形走廊兩側或盡端的房間)。
在此疏散途中的門和樓梯間的門都是開向逃生疏散方向的,只要向外用力,就可以方便打開而不至于浪費時間
防毒面具:房間中有防毒面具的酒店一般比較高檔,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它,或者發現了也沒在意怎么用,其實,看看說明,學會一招,沒什么不好。
隨著建筑物防災設計日益先進,會有更多相應的新鮮事物出現,我們應多留心、多觀察,有意識地注意學習。建筑為人設計,人永遠是建筑的主人,當建筑遭受災難的時候,人不能依賴它的自救能力,還得靠自己。
酒店起火,如何逃生
防煙:一旦發現火災,千萬不能打開房門觀望,因為火災時容易形成冷熱主氣對流,使煙火撲面而來。此時最好的辦法是,迅速用水浸濕床單、毛巾等堵塞房門的空隙,防煙氣躥入,然后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。
疏散:這主要是聽從賓館人員的口頭引導和廣播引導,切不可自以為是,不聽勸告盲目疏散。因為,現代化的酒店都有受過良好消防和心理教育的工作人員。
自救:現在很多酒店客房內都備有自救緩降器和自救繩,入住時就應向服務員問明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,一旦發生火災后,可迅速逃生。同時,一般高層酒店的自身消防硬件設施也比較完善,比如樓梯間都是防煙或封閉的,而且距離你所住的房間都不遠,只要迅速進入樓梯間大都能活命,貴陽消防提醒一旦脫離險境切記莫重返火場。
避難:如果不是自己的房間起火,一般來講自己的房間就是最好的避難地。只要不打開門窗讓煙氣躥入,大火要想燒穿客房門也需要一段時間,這么長的時間是會有人來救你的。同時,酒店內的公共廁所、電梯間、樓梯以及袋形走廊末端設置的避難間,也是暫時避難的好去處。
等待救援:在城市,從報警起到消防隊到達火場的時間一般都不超過5分鐘,而且其首要任務就是救人。因此,貴陽消防提醒如果你被濃煙烈火圍困,千萬不要驚慌,更不能盲目跳樓,一定要保持冷靜,待在自己的房間,同時采用鮮艷的物品,如床單等站在窗口揮動或喊話吸引消防人員來救人。只要你能記住這些簡單的方法,即使面對大火,也能絕處逢生。